经典常谈丨建立“真正的共同体”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时间:2024-04-16 09:18

       马克思恩格斯毕生都在关注和思考人类的前途命运问题,探索追求人类的解放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关于“共同体”的思考,贯穿于他们的著作之中。

  马克思在博士毕业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提出“伊壁鸠鲁的目的就是要解开捆绑在人们身上的必然性枷锁”的观点。在马克思看来,伊壁鸠鲁关于原子偏斜运动的发现,充分证明了人可以脱离城邦共同体这个必然性的统治,获得自己的独立性和自在性。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探讨了“共同体”问题,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和自由极端重要,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破解“共同体”的困境,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同体”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其形式和性质会随着历史条件变化而变化。马克思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基于唯物史观原理的运用,马克思恩格斯把“共同体”划分为“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幻的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三种形态。

  19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新的生产方式使依靠手工劳动和家庭关系联合起来的传统共同体大面积瓦解,代之形成了一个建立在大工业基础上的新的工业联合。另一方面,虽然社会财富日益增多,但无产阶级的生活并未得到明显改善。为了自身利益,无产阶级自觉联合起来,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新的生产方式所带来的传统共同体解体和无产阶级的兴起,为马克思形成“真正的共同体”的科学构想提供了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1844年7月,马克思在《评一个普鲁士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一文》中指出:“是因为那个脱离了个人就引起个人反抗的共同体,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是人的本质。”马克思阐述了什么是“真正的共同体”,认为人只有处于“真正的共同体”之中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也只有在这样的“共同体”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才能实现最终的和谐。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他们认为,人的解放只有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才能实现,因此只有通过联合,建立“真正的共同体”,每个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如何实现“真正的共同体”,马克思恩格斯给出了路径。一是政治解放。他们认为,无产阶级“若不从其他一切社会领域解放出来并同时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领域,就不能解放自己的领域”。二是经济解放。他们强调,实现“真正的共同体”需要强大的物质生产力作为支撑。三是文化解放。他们指出,要实现“真正的共同体”,就要在文化领域建立无产阶级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站在为全人类谋福祉的高度,立足于人的本质,力图寻找到一个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共同体,为开创人类美好未来提供了思想启迪。循着“真正的共同体”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人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初心使命。毛泽东在《念奴娇·昆仑》中写道“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希望全世界能共享清凉与温暖,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博大的人文关怀和深邃的世界视野。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百余年来,党始终致力于追求全人类共同利益,为开创人类美好未来而上下求索、不懈奋斗。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诸多共同挑战。足球比分网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深入思考人类前途命运,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为迎接全球挑战、谋求共赢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足球比分网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天下情怀和时代担当。伴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将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引领世界各国真正将合作共赢、权责共担、包容互鉴的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携手解决全球性难题,创造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彭杏龙  何兵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