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审理室:浅谈容错纠错实践工作中的几点思考

来源: 案件审理室           时间:2017-12-18 11:19

  省市纪委出台容错纠错机制以来,高陵纪委监察局着眼追赶超越大局,坚持以纪律底线为基础,以助力追赶超越为目的,以主观故意和不良影响为评判依据,深入贯彻落实三项机制,积极开展容错纠错,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统筹兼顾全面从严治党和保护改革创新。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截至目前,高陵区纪委运用容错纠错机制共47人,主要涉及重点项目建设、一事一议、工程招投标等几个领域,这几件案例的成功应用,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应高陵实际的容错纠错具体操作办法。 

  一、运用容错纠错机制的探索实践 

  在运用容错纠错机制中,我们本着当事人出发点是利己还是为公、事情结果是好还是坏为充要条件,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严格容错纠错程序。在执行容错纠错机制时,区纪委在严格遵循容错纠错实施细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持续细化容错程序,确保程序严密合乎规定。比如,在省市纪委出台容错纠错实施细则后,高陵区纪委结合区县工作实际,绘制《高陵区容错纠错审批流程图》,该流程图从相关主体、程序步骤、实施办法三方面入手,从申请容错、审查受理、调查核实、审查认定、报送审批、反馈纠错、回访教育等七个环节,切实把好提出申请、调查核实等“入口关”和审查、认定、反馈等“出口关”,开展容错纠错。通过该流程图不仅使工作有章可循,又能厘清不同阶段同一主体、不同阶段不同主体的职责和责任,充分体现程序的规范性和审查核实的严肃性。在权责在充分听取有关单位或个人意见的基础上,开展调查核实,正确处理执行政策、严明纪律与调动和保护干部积极性的关系,辩证地分析干事创业中的失误和偏差,综合考虑问题发生的背景原因、动机目的、政策依据、情节轻重和性质后果等方面因素,认真甄别、准确研判,确保程序合规,处置妥当。 

  二是依规界定“容错”。严格对照“三个区分开来”,划清失误与失职、敢为与乱为、负责与懈怠、为公与谋私的界限,在具体操作上明确问题的程度、动机、条件、程序、政策执行和最终后果,坚决杜绝什么错误都往里装,任何错误都“容”现象发生,避免容错纠错逾越法纪底线。比如今年查处的通远镇火箭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项目违纪案时,我们发现此项目中涉及区财政局综改办负责人未按照规定,在未组织进行招投标的情况下,批复同意火箭村通过一事一议项目修建暗涵排水,违反了《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但由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属于村民“民议、民建、民管”的项目,《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并未要求所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都必须进行招投标,而且存在资金、时间等多方面的客观原因,符合容错情形,经区纪委研究,决定对该负责人实施容错纠错,但同时,该案涉及的其他人员,我们严格按照职责和责任划分,对涉及的有关责任人分别给予不同档次的党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该案是区纪委运用“容错纠错机制”的一个典型案例,该案例的精准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我区接下来容错纠错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是精准研判把好度。要准确把握容错的度,坚决做到能容则容,不能容的则坚决不能容。要坚持阳光操作,申请、核实、认定等流程要严格细化,接受监督,确保定性准确,处理恰当。 

  四是积极主动“纠错”。着眼于教育纠错,帮助犯错的党员干部客观分析错误根源,吸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消除顾虑、轻装上阵。在实践中,围绕典型案例,高陵区纪委坚持开展“一案一剖析”活动,以当事人“现身说纪”、会议剖析研究的形式,达到警示、教育和震慑的作用。着眼于提醒纠错,认真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分类处置,对认错态度好、主动挽回损失和影响的,予以免责或从轻减轻处理。对极少数心存侥幸、隐瞒问题、拒不改错、对抗组织的,从严审查处理,帮助绝大多数有问题的干部及时纠正错误。着眼于整改纠错,采取跟踪督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加强对问题整改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没有整改或整改效果不明显,以及同一错误再次发生的,进行严肃处理,及时进行纠偏纠错,避免放任错误造成更大损失。着眼于组织纠错,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实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准错误,明确措施、强化整改,达到红脸出汗、纠错治病的目的。 

  二、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一是在运用容错纠错机制方面思路还不够开阔,开展容错纠错工作还不够不够大胆、主动。我们在研判是否启用运容错机制时总是思考思考再思考,讨论讨论再讨论,一方面生怕容错在程序和实体上出现失误和偏差,另一方面则担心在量纪上出现偏差,这样思前想后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思路放不开,工作不够大胆,容错工作成效也就不那么显著了。 

  二是容错程序审批上,街道一级的党(工)委、纪(工)委对容错纠错的审批程序把握还不是很恰当,有些则害怕容的不恰当,干脆一并交上一级党委或纪委审查认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区县一级纪委和党委的工作量,也与当前担当的要求不相符,需要在接下来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实践。 

  三是执行标准不一。主要体现在申请容错的当事人在写容错申请时因没有固定模式,不知该如何写,都写什么,加之农村党员普遍文化素质不高,造成说和写之间产生一定差距。如果没有具体操作过程中没有可供直接使用的程序性表格和样式,这就导致一个区县一级自行设计模板一个模式,在最后的卷宗形式上五花八门。 

  三、思考和建议 

  一是解放思想,开阔思路。通过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容错纠错机制的目的,以“三个区分开来”为出发点,通过“四看”即:一看政策是否符合国家改革方向,是否有关政策法规明令禁止;二看动机是否纯洁端正,是否主动担当或庸政懒政;三看程序是否经过民主决策,是否有必需的调研论证和风险评估;四看结果是否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等几个方面解放思想,大胆工作。 

  二是细化容错受理环节。结合实际和实践,尽快制定和完善诸如容错申请、容错审批等制式表格和程序,确保容错纠错案件也如其他案件有章可循。 

  三是增加容错透明度。积极探索有一定资质和职责第三方介入容错审查方式方法,多角度全方位的研判和核查每一个案例,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方法,多方面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在容错结果上,积极发动“两代表一委员”、服务对象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其中,在“众目睽睽”之下拿出一份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调查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