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窑洞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时间:2022-12-16 16:44

认识陕北,是从一孔孔窑洞开始的。

在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中,最显眼、最独特的风景就是各式各样的窑洞。它们千姿百态,开在土基中、山崖上,就像镶嵌其中的眼睛,忽闪忽闪地张望着古老的土地。

陕北的窑洞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黄土高原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百米,勤劳智慧的人民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诗经》吟唱:“陶复陶穴,未有家室。”传说从轩辕黄帝开始,这里的人们就挖土成洞,凿洞成窑。秦汉以后,陕北的窑洞发展为全地穴式,就是现在最常见的土窑。明清时期,当地人仿土窑样式建起了石窑。陕北的窑洞,留存着人们掘土而居的生存记忆,也积淀着黄土地的深层文化。

我曾两次来到陕北,感受那高原上棋布星陈的窑洞。它们靠崖而成,建造成本低,适合当时的居住环境,最大的优点是冬暖夏凉,风吹不进、日晒不透。窑洞内的全部采光均通过窗户透进去,每孔窑洞的窗户做工精致,千姿百态,镂花空格之中巧妙地镶嵌着形式各异的图案。古人写诗赞美窑洞:“远来君子到此庄,休笑土窑无厦房;虽然不是神仙洞,可爱冬暖夏又凉。”一孔孔窑洞,蕴藏着祖先遗留给后人的智慧。

陕北的窑洞,正如陕北汉子的性格,质朴、乐观、豪放。它的血肉筋骨是日用而不知的砂粒和黄土,与浑厚的黄土高原融为一体,与大地血脉相连。它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朴实农民的安身之所,多少个岁月里,人们辛劳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三五孔窑洞。男人在黄土地上耕作,女人则在窑洞里操持家务。墙外串串红辣椒,架上堆堆黄玉米,石磨石碾,猪圈牛棚,浓浓的黄土风情里,飘出了米香、酒香、菜肴香,飘出了荡气回肠的信天游和威风锣鼓,也飘出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黄河文化、草原文化与红色文化在这里交融,窑洞则是重要载体。近距离亲近它,才能感受到心灵的震撼。1935年,中央红军来到陕北,乡亲们的一句“来,你们进我们窑里坐下”,把远道而来的亲人迎进吴起,迎进杨家岭、枣园、凤凰山、王家坪。十三个春秋,从窑洞里发出的电波飞向四面八方,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全国。

如今,走进每处旧址、每孔窑洞,面对发黄的照片和陈旧的桌椅,更能感悟到“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壮志情怀。在杨家岭,我曾驻足思考:在异常严酷的斗争环境里,只有半人高的土院墙如何起到防护作用?当地人却说,窑洞的门对所有人都是打开的,唯独敌人进不来。

毛泽东曾说,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窑洞有马列主义。饱经岁月沧桑和历史考验的陕北窑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密码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在这里,爱国华侨陈嘉庚吃着“青菜、豆腐、一只鸡”,坚定地选择了共产党;在这里,“窑洞对”的声音回荡,中国共产党人大踏步迈向前方。

站在陕北的高原上极目眺望,宝塔山下,车水马龙,生机盎然。一孔孔窑洞在岁月沧桑中老去,一孔孔窑洞又在生机勃勃中诞生。这里是世上最温暖的地方。从最初挖洞只为安身,到后来满足各种各样生活需求,再到被赋予深层次含义,陕北的窑洞见证了陕北人的生活从贫穷落后迈向幸福大道的光辉历程,也见证了中华民族最优秀基因的传承。(李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