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莫高窟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时间:2018-01-12 16:19

  敦煌城外以南,戈壁滩荒凉得怕人,突然冒出来的公路如一条绸带向前伸展,让沙漠一片光亮,是黄沙给人的一个惊喜。我自乐在其中,至少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流,便可以荡起心底欢喜,孤独与恐惧就留在黄沙后面了。在戈壁与沙漠交界地段,突然出现大片绿阴。我知道,这就是莫高窟了。没想到莫高窟已穿上绿衣了,没有想象中的荒凉,绿意映入眼帘,盎然生机腾在心底。我在说,“你好吗?莫高窟,我来了,你不会怪我来迟了吧。”默念莫高窟可以告诉我未知的答案,穿越隐约的历史长空,与远古的仙人高僧相守,把文化精髓写进血脉,流转在大地的粒粒黄沙,穿透人心,久久流传。 

  强烈的愿望让我提振精神,虔诚占据脑海。移动每一步似乎都可能打搅古人的生活,慢些再慢些。洗耳恭听介绍,了解莫高窟的前世今生,辉煌历史的底蕴,灿烂文化作背景,中华文化的沧桑镌刻在石窟里,更多地印刻在万千中华儿女的心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然而,美好的事物总是以沧桑作底色,珍惜的历史总是以刀光挑战人性。莫高窟始建前秦时期,到隋唐丝绸之路时达到鼎盛,元代后衰落下来。明嘉靖七年封闭了嘉峪关后,作为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敦煌更是变成边塞游牧之地。几百年来,莫高窟不断遭受着大漠风沙的侵袭,不过,这都远远比不上人为掠夺给她带来的惨重伤害! 

  20世纪初,各国劫掠者的抢夺,让这座佛教宝窟遭受了无情的损毁。当觉醒的国人从梦中惊醒,无奈的眼神、无助的苍凉,把天边的黄沙卷起。亡羊补牢,总比被放任的好,于是,国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她没有淹没在黄沙中,再也没有分割在他国的手中。而今,莫高窟没想象中那么荒凉凋敝。作为背景的鸣沙后山虽显寂寥,但山下窟前却道路平敞,有笔挺的白杨夹道。各窟依次排列,高处栈道连接,整饬规矩。 

  走进莫高窟1617窟,这是王圆箓发现宝藏的地方。1900年,居守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又一说是其助手)在清扫洞窟时,偶然发现16窟洞壁上那个封闭隐藏的小门,门内就是闻名天下的藏经洞。里面赫然保存着历代佛经、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那时,有些不怀好意的官员把文物占为己有,有的人趁机捞了一把。1907年至1923年,闻讯赶来的西方冒险家们,花了很小的一笔钱,陆续从莫高窟劫走文物4万多件。世界上十几个国家,约40多个博物馆、图书馆,都有莫高窟藏经洞的文物。中华文化的遗失和残缺,让国人扼腕叹息,古人的灿烂文化在他的子孙后代中残缺,怎么痛心都不为过。难怪陈寅恪先生在莫高窟外一块石碑上题道: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后人对王圆箓评说,总是伴着无奈与遗憾,但历史归历史,从他偶然发现窟中文化宝藏来说,他是大有功劳的。 

  1700年的洞窟建造史,可谓1700年的文化发展史、社会变迁史。莫高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当之无愧。尽管她是残缺的,但留下的辉煌文化总能激起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定步伐。行走在黄沙中,守着寂寞,把时光变成解读,留住古人的智慧,留住中华文化精髓,让中华文化亮现世界。现在,她拥有的492个洞窟,除展现精湛的建筑艺术,无处不在的绘画、音乐、舞蹈题材,彰显着各个时代的民俗风貌和经济、文化、生活特色。 

  事物带着残缺,更显出珍贵与伟大。富春山居图的残缺,一半在台湾,一半在大陆,两半画相对无言的对望,是中华儿女情牵中国,同祖同宗的见证。长城断断残残,诉说中华历史的沧桑,也印证了中国人的善良与勇敢。长城是精神形象,也是国家形象的象征。莫高窟的残缺,表明了侵略者的贪婪与无耻,展现了中华璀璨文化。如今,沙漠中那片绿阴,为莫高窟营造出一个安宁的家园。(张培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