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临潼的“治微之道”

来源: 党风与廉政           时间:2022-05-16 09:57

临潼“最美环山路”。曹艳 摄

对基层党员干部提级监督,就像是给他们念‘紧箍咒’,时刻提醒他们不能任性妄为。”日前,西安市临潼区纪委监委提级聘任村(社区)监督员,强化基层治理的经验做法,不仅被纳入中国改革2021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和陕西省创新改革案例,还被省市相关部门宣传推广。而提级监督带来的显著变化,在当地群众中也有口皆碑。

2021年初,临潼区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近3年该区立案查处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中,村(社区)干部占比竟高达62.2%。这个群体为何会成为违规违纪的“重灾区”?究其原因是监督缺位。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又太软,致使部分基层党员干部纪法意识淡薄,雁过拔毛、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任性用权现象时有发生,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经调研分析,造成监督缺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街道纪工委监督工作点多面广、人员力量薄弱,开展工作时难免捉襟见肘。另一方面是部分村(居)务监委会主任发挥作用不够,有的认为自己仅仅是个“副手”,不好对“一把手”进行监督;有的认为都是乡里乡亲怕得罪人,不愿监督;还有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不会监督。

为进一步管好“微官”、制约“微权”,防止基层党员干部任性用权,临潼区委出台《关于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向村(社区)延伸促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实施意见》,临潼区纪委监委在深入调研认真听取意见建议、组织专家学者和基层代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于2021年4月在全省率先推行提级聘任村(社区)监督员制度。

该制度在不增加人员编制和财政负担的情况下,由临潼区纪委监委将全区所有村(居)务监委会主任提级聘任为村(社区)监督员。在聘任大会上,区纪委监委主要领导为监督员颁发聘任证书,极大地提升了监督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同时,该区通过建立配套制度和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广大监督员的职责定位,让他们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紧紧围绕省市区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基层重大事项决策、党务村务公开、党员干部作风和廉洁自律等情况,理直气壮开展无死角无盲区的贴身监督、跟进监督、全程监督,发现村(社区)党员干部违规违纪问题线索,第一时间向街道纪工委反映,也可以直接向区纪委监委反映。而对监督员反映的问题线索,全区纪检监察机关重点关注、快速处置。

临潼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该室会定期组织全体监督员分批次进行业务培训,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授课、组织开展经验交流、手把手传帮带等方式,努力提高广大监督员的履职能力。各街道纪工委坚持每周对监督员履职情况进行点评和排名,对工作不积极不主动的及时进行约谈提醒,对群众反映问题较多或监督区域违规违纪问题频出的监督员及时作出调整。

临潼区仁宗街道村(社区)监督员来到群众身边,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张瑜 摄

2021年10月,在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中,临潼区西泉街道贾村监督员陈俊峰发现,村民董某去世1年后,其家属仍在领取高龄补贴。街道纪工委收到监督员反馈的这一问题线索后立即开展核查,发现贾村村委会工作人员马某未及时向街道办上报董某死亡信息,私自在年审表上签名并按下自己的指印,顺利通过年审后,违规发放养老保险金1910元。马某因涉嫌违反工作纪律,被西泉街道纪工委立案审查。这是开展提级监督后,临潼区广大村(社区)监督员监督履职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2021年以来,临潼区纪委监委提级聘任的271名村(社区)监督员紧紧围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疫情防控、“三务”公开等工作累计开展监督检查8702次,发现涉及基层干部违规违纪、作风慵懒散慢、村务公开不及时不透明等各类问题2311个,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902个,向各街道纪工委、监察组反映问题线索249条,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285人,立案审查25件27人,党纪政务处分17人。通过深挖、直报、细筛问题,有效纠治了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群众向纪检监察机关反映村(社区)干部问题线索同比下降72.4%,不仅起到了强大震慑作用,而且有效制约和规范了基层干部用权。

据临潼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程默介绍,今年该区将继续发挥广大监督员作用,在全区全面推行对村(社区)集体“三资”的提级监督,进一步管住“微官”、规范“微权”、亮剑“微腐”,切实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让清风正气充盈农村和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