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红驿站” 一股浩然气

来源: 党风与廉政           时间:2023-04-11 09:52

七贤庄,原为西安城里的一处普通院落。

1936年夏,中共驻东北军代表刘鼎租下了七贤庄一号院,挂起了“德国牙医博士冯海伯诊所”的招牌。自此,这座院落便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存亡联系在一起,成了见证峥嵘岁月的红色驿站。

从秘密交通站、红军联络处到八路军驻陕办事处(以下简称“八办”),七贤庄经历了3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此留驻。

在这里,革命先辈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甘于吃苦、顽强拼搏,书写了“七贤八办一盏明灯,十年斗争功垂千秋”的历史,他们秉持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在百姓中传为佳话。

毛泽东对八办乃至整个国统区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极为重视。早在八办还是秘密交通站和红军联络处时,毛泽东就十分关注同志们的生活。

1936年10月,毛泽东给在西安做统战工作的叶剑英、刘鼎致电:“经费甚紧,外面用费须节省又节省,千万不可过费。无论何时不要丧失我们的立场,不要接受别人的馈赠……苦久了的人难免见风华而把握不住,故应作为一个问题,对同志做教育与警戒的工作。”毛泽东提醒这些“苦久了的人”不要在灯红酒绿、鲜花霓裳中丧失自我。这段话,今日读来仍回味无穷。

八办成立后,开展了“节约一文钱,增加一份抗日力量”的运动,号召大家“爱护公物”“节省书报费”“不浪费一张纸,不浪费一粒米,不浪费一滴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八办蔚然成风。

朱德曾多次路过八办。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虽身居高位,却不骄不奢,始终保持着普通士兵的本色。

一次,朱德到访八办。同志们看到他日夜奔忙、辛勤工作,身上却穿着一身补了又补的单薄军衣,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办事处处长伍云甫决定给他做一身新的军衣,却被他谢绝了。

朱德说:“前方战士整天和日本鬼子打仗,吃饭睡觉都顾不上,我的衣服破点算啥子?”伍处长眼看这样劝说不行,灵机一动说:“您常教育我们办事处的同志,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要注意军容风纪,要时刻想着自己是代表整个八路军的,那么您是我们八路军的总司令,每天都要和国民党的上层人物打交道,不更应该注意自己的军容风纪吗?”一番话说得朱德笑了起来,只好应下:“啊,你还真会做思想工作。”

于是,伍处长马上叫人请了一名裁缝,连夜赶做了一套新军装。朱德拿到这套军装后,也只在外出或会见有关人士时才穿一会儿,回到办事处,便很快将其脱下,叠得整整齐齐放在床头,平时仍穿着他那套旧军装。

朱德平日厉行节俭,就算自己的洗脸毛巾破成了“蜘蛛网”,牙刷的毛掉了,也不让警卫员去买新的。

在八办,从工作人员到领导干部没有追求物质享受的人。在当时的氛围中,享乐主义是无法存在的。

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留驻八办期间,生活俭朴。因其身材高大,公家发的军被他盖上总是短一截。冬天睡觉时,他便用麻绳将被头的一端捆起来,以使脚不露出被外。会计室按规定,每月给他5元津贴,他只签个字,就让把钱转到救亡室,给同志们买些书籍和文化用品。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尚俭戒奢、朴素节俭始终都是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法宝。八办的革命前辈用实际行动为之作出生动注解。

鉴古而知今,彰往而察来。

在党的历史中,艰苦奋斗始终蕴含着无限的荣光。正是通过这样的奋斗,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

如今,在这片镌刻着红色记忆的土地上,七贤庄如一盏明灯,闪耀着革命的光辉,照亮前行之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独立自主、奋发图强的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底色。(作者:蔡怡)